改考通知!山西大学2024年电力与建筑学院招…来自欧姆电气考研…(山西大学考试安排)

改考通知!山西大学2024年电力与建筑学院招…来自欧姆电气考研…(山西大学考试安排)缩略图
2024年 7月 11日 0 Comments

??5月7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本次国内共有2163位学者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以scopus数据库(全球 的同行评议文摘引文索引库)作为统计来源。brainnews编辑部系统汇编整理了脑科学相关的学者,分布在神经科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生化、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编辑部能力有限,如果有遗漏的请及时告知我们,谢谢。学者简历大部分来自官网,有些信息可能未及时更新。】

表一:脑科学领域的学者总名单

蒲慕明

中国科学院

蒲慕明是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和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主任,研究组组长,高级研究员,国际著名神经生物学家。毕业于中国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1974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浦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博士学位。1976-2000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艾文分校、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2000-2012年间曾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生物学部主任和paul licht杰出生物学讲座教授。1984-1986年任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主任。1999年起任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首任所长迄今,2012年起全职在上海工作。主要从事神经元发育、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院士;曾获得美国ameritec 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gruber神经科学奖。现任neuron等期刊编委和国家科学评论执行主编,澳大利亚昆士兰脑研究所等国际科研机构的学术咨询委员。

鲁 白

清华大学

鲁白教授于1982年在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990年获美国康乃尔(cornel)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神经生物学家,美国神经科学会主席ira black教授。1990至1993年美国洛克菲勒(rockefeller)大学博士后,师从诺贝尔奖得主 paul greengard。?1993年至1996年任美国罗氏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及哥伦比亚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1996至2009年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院(nih),儿童发育研究所神经发育研究室主任。2003至2009年任nih精神健康研究所(nimh)基因、认知与精神研究部(gcap)副主任。2009年至2013年任葛兰索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负责整个生物部门学战略发展决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研发,以及包括商业发展和学术合作在内的对外交流工作。2013年10月起,全职到清华大学工作,任医学院药学系教授;2016年,任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鲁白教授的实验室主要运用多种研究手段包括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光遗传学,行为学,显微活体成像以及遗传学等,研究脑认知功能的神经环路,突触可塑性,神经与精神疾病、神经修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研发。

卓 敏

西安交通大学

卓敏教授是神经生物学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他是第一份online国际性痛觉研究杂志molecular pain主编和molecular brain的founding主编。他主编了第一本分子痛的英文教科书由国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和springer联合出版。他在国际权威杂志如nature,science,neuron,nature neurosci,j neurosci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综述24篇。论文被引用近8900 余篇次,h-index为57(2015年02月06日数据)。除了致力于基础研究,他认为生物医学研究最终应该造福于人类。他己拥有5项有关新药研制的国际及美国专利。卓敏教授在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信息下行易化调控的研究中,第一次报道了rvm通过下行易化对感觉信息的调控现象,从而开创了大脑对脊髓下行易化研究的新领域。在逆行信使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卓敏关于nitric oxide和carbon monoxide在学习和记忆,感觉信息传递与痛觉,以及皮层功能等方面的功能性;在第一级感觉突触中,谷氨酸是唯一的在腰椎脊髓背角介导快兴奋性突触传递的递质;卓敏用“聪明鼠”做为动物模型,在研究前扣带皮层在慢性痛和认知功能的研究中,发现nr2b选择性在前脑水平的表达在整体行为和细胞水平记忆形成上发生了改变,而且,这种动物表现出增强的慢性痛表型,从而第一次证明前脑nmda受体在慢性痛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 nature, nature neuroscience, pain, learning & memory 和neuron 等国际一流期刊。卓敏将找到调控认知水平和治疗脑疾病的关键分子和新靶点?(novel drug target),并为新药的开发和转化医学研究提供指导。目前已经发现,通过对ac1活性的干扰,可以有效地减轻动物慢性痛的症状,研究结果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乐卫东

大连医科大学

乐卫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辽宁省神经疾病转化医学中心主任,神经病学特聘教授。1977年本科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学系,研究生就读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87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学位。1989-1990年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神经病学博士后,师从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appel教授。此后,在贝勒医学院从事神经病学临床、研究和教学二十余年,2006年任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神经病学教授,帕金森病研究中心主任;贝勒医学院老年医学中心兼职教授,休斯顿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曾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科主治医生和讲师,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医院神经病学教授、研究所所长,瑞金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乐卫东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和神经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nature genetics、science、journal of neuroscience、progress in neurobiology、brain、jama、annals of neurology、faseb j等国内外中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集近200篇,影响因子800多分,被引用6000 余次,并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发言。是世界帕金森病和运动学会的理事。此外,乐卫东教授曾获得30余项研究基金,包括3项 nih赞助的ro-1基金,同时担任nih、va、inserm、新加坡科学院基金和国家基金委863、973等基金以及中国国家基金委、中华医学奖、教育部科技奖的评审专家。同时担任autophagy、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plos one、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等多家杂志编委或副主编。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5项,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疾病协会大会奖、美国神经科学学会杰出神经科学家奖等。研究方向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研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2) 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研究;(3) nurr1基因与多巴胺神经元发育、变性;(4) 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发病的免疫学机制;(5) 低氧与阿尔茨海默病及表观遗传学研究 (6) 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臧玉峰

杭州师范大学

臧玉峰,医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教授。1984于年河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1年于天津医学院获神经外科学硕士学位(师从薛庆澄教授)、2002年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获精神病学博士学位(师从王玉凤教授)。曾经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十余年,并先后中科院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师大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从事科研工作。近年来一直从事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影像的计算方法学及其在认知与脑疾病的应用的研究。提出“局一致性”和“低频振幅”等方法。带领研究团队开发了rest、dparsf、rest-gca、restplus等软件,开设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论坛(http://www.restfmri.net),该网站浏览量1,163,667次(google analytics)。开发的各种软件被国际上约1600篇英语论文采用(http://www.restfmri.net)。合作发表英语论文100多篇,google scholar数据库引用约18000次(h指数61)。

keith maurice kendrick

电子科技大学

keith maurice kendrick教授,英国人,哲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the babraha研究所认知与系统神经科学实验室主任,伦敦格雷汉姆学院兼职教授英国特许生物学家、英国生物学会会员。现任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作为一个系统神经科学家,keith kendrick教授主要的方向是研究各大脑系统是如何组织起来控制各种社会和情感行为的。keith kendrick教授主要使用动物模型(主要是啮齿动物和绵羊)来研究大脑如何处理社会线索(包括嗅觉和视觉)以及影响社会联系和认知的因素。值得一提的是,keith kendrick教授的团队首先发现神经肽荷尔蒙“催产素”对促进绵羊母体和后代的联系有重要的亲社会影响。现在开始与多个临床团队合作,着重研究这种肽对人类的亲社会影响。在过去的五年内,keith kendrick教授开始研究嗅觉和视觉系统中用来处理和存储感官线索信息的神经编码原则,并开发新型多阵列记录法,通过局部场电位可同时监控100至500个单个神经元间的放电和突触前活动信息。这一方法集合了新型计算机、数学和统计分析法,确定定在各网状系统中处理信息的全球编码原则,可使用模式识别和相关算法来呈现。因果算法也已应用于电生理数据,现在更多应用于人类fmri数据,来 助建立脑部网状系统的功能连通性变化。

贺 永

北京师范大学

贺永,认知神经科学专家,男,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985工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教授,北师大脑成像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年获中科院自动化所博士学位,2005-2007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神经病学研究所博士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现任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等6个国际期刊副主编或者编委。在 pnas, brain, biological psychiatr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erebral cortex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80余篇,google引用14000余次,sci引用9000余次,sci-h指数47。主要从事神经影像的人脑结构和功能网络的计算方法及脑疾病的应用研究。

韩济生

北京大学

韩济生,浙江萧山人。神经生理学家、疼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瑞典隆德皇家科学院国际院士。1953年,韩济生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医学系生理和药理专业。先后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北京中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等单位生理系任教。1979年4月,由讲师直接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1990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6月,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10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在针刺镇痛的神经化学机理方面处于世界 地位,在中枢阿片肽与抗片肽相互作用机理方面处于国际前沿,神经刺激疗法用于治疗海洛因成瘾开创出新领域。他自1965年起从事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首先阐明针刺人体一个穴位引起镇痛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而证明针刺可促进神经系统中分泌出5-羟色胺、内啡肽等具有镇痛作用的化学物质。发现改变穴位上电刺激的频率可引起脑中释放出特定的神经肽。若刺激时间超过2小时又可促使脑中产生出cck等对抗镇痛的物质。每个人针刺治疗效果的优劣取决于镇痛和抗镇痛两类物质的多寡和相对平衡。据此原理设计制造出神经刺激仪,可收到镇痛、解痉等效果,还可用于海洛因成瘾的治疗。

郁金泰

复旦大学

郁金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曾在美国ucsf神经内科工作,现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和痴呆亚专科带头人,长期从事神经病学专业一线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记忆下降、脑萎缩、走路不稳、各种痴呆(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功能受损、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帕金森痴呆、快速进展性痴呆等)、脑血管病、帕金森综合征、神经变性病和神经遗传病的诊治。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韩世辉

北京大学

韩世辉,分别于1988年7月,1991年7月,1995年6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获生物物理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1996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认知科学实验室工作,讲师,副教授。1996年3至7月英国 birmingham 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1996年9月至1997年5月美国加州martinez va医院博士后。1997年6月至1999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工作,副教授。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美国加州martinez va医院research fellow。2001年8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教研室主任,2003年12月-2008年7月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08年至2012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至2017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学位委员会主任。2013年被聘为北京大学mcgovern脑研究所研究员。2015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2016牛津大学心理学系访问教授。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年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和文化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 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973项目子课题等。目前主要研究感觉经验、文化经验、社会组群关系和基因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认知(包括自我面孔识别、自我参照加工、痛觉共情、面孔社会分类、群体冲突、死亡意识等)及神经机制。提出并发表关于人类发展的文化-行为-大脑环路理论模型、关于社会群体加工的不对称种族加工理论模型、以及催产素社会适应功能理论模型 等。2017年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the sociocultural brain》。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nature human behaviour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二百余篇学术论文,并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编著《认知神经科学》和《culture and neural frames of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两部学术专著。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2013年创办了由springer出版社发行的国际学术期刊《culture and brain》并任主编,《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和《neuro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四十余家等国际学术期刊和八个国际基金组织评审人。培养多名研究生在国内多所大学和研究所任教或做pi。在北京大学讲授生理心理学, 认知神经科学,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 知觉与注意等课程。在耶鲁大学讲授“cognitive neuroscience”和“culture, brain, and behavior”两门暑期课程。

林顺潮

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

林顺潮教授是亚太眼科界领军人之一。他是前任亚太眼科学会?(apao)?会长、曾任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apvrs)会长、《亚太眼科医学杂志》(apjo)?总编辑、亚太眼科科学会?(aappo)?及亚太近视学会?(apms)?秘书长。他亦是国际眼科科学院?(aoi)?院士、国际屈光矫视手术学会(isrs)?国际理事、世界青光眼协会?(wga)?执委委员、以及世界眼科学会?(ico)?前任委员。他于2012年成立香港希玛国际眼科医疗集团,他曾发表逾800篇sci文章,h-index(论文被引用指数)为5.1。主要研究范畴包括:白内障、激光矫视、青光眼、黄斑及视网膜疾病、转化研究及新药研发。除了《亚太眼科医学杂志》外,他曾任或现任
改考通知!山西大学2024年电力与建筑学院招…来自欧姆电气考研…(山西大学考试安排)插图
逾10份国际sci学术刊物编辑委员会成员,包括澳大利亚与纽西兰皇家眼科学院官方杂志《眼科临床与实验》副总编,以及多本国际眼科杂志如《英国眼科杂志》、《白内障与屈光外科学杂志》等。

顾晓松

南通大学

顾晓松教授,南通大学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再生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顾晓松教授长期以来立足国内,爱岗敬业,协作奉献,致力于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研究,培育了一支在国际前沿拼搏攀登的创新团队,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主持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在生物材料、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技术与临床应用转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为我国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领域走在国际前沿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方向为组织工程神经与神经再生研究。

谭 兰

青岛大学

谭兰,女,1961年1月出生,汉族。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分会主任委员、华东地区神经病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青医附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兼青岛大学脑血管病学研究所副所长。为青岛大学及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脑血管疾病、癫痫。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10余篇。主编《神经系统疾病与营养》、《脑血管疾病治疗学》2部著作,参编著作6部。获青岛市科委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卫生厅科技进步奖3项,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奖2项。

宋 采

广东海洋大学

宋采教授,加拿大国家研究院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教授,加拿大神经免疫学研究主席。2011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聘任为“八桂学者”之一,设岗单位为广西药用植物园西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宋采教授是加拿大神经免疫学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神经科学、药理学、免疫学的研究和中西药物、天然产物及营养品的研究和开发。针对炎症、抑郁症和神经退化性疾病研究,提出了全新的学术思想。在人类疾病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病理机制的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同时,她获得了中医和西方医药科学的双重学位,对中西医有着深刻的理解,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贯通中西医药理念的国际顶级人才。

王小勤

清华大学

王小勤博士,清华大学脑与智能实验室主任。王小勤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听觉大脑皮层处理语音信号和音乐信号的机制,听觉系统在复杂声场中提取信号的原理,灵长类大脑控制发声和听觉反馈的机理,注意力和行为对听觉大脑皮层的调制,以及听觉大脑皮层处理人工电子耳蜗刺激的神经机制。王小勤教授在听觉神经系统的编码机理研究中做出过若干重大的发现。因对“听觉神经生物学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开创了在语音通讯生理机制研究中的实验和计算方法”,于1999年获“美国总统青年科学家奖”(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该项奖是美国政府授予在美国工作的杰出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王小勤教授的实验室创立了使用狨猴(marmoset)研究灵长类大脑神经机理的独特实验模型,开创了大量狨猴神经电生理和行为学研究的核心实验技术。近年来, 实验团队率先发现听觉大脑皮层神经元处理时变信号的放电机制?(nature 2005,nature neuroscience 2001,2007)和对频谱波动的选择性?(science 2003)、大脑中音调和谐波的神经编码机理?(nature 2005,pnas 2016,2017)?以及听觉大脑皮层处理听觉反馈信号的神经机理?(nature 2008)。这些发现对理解听觉大脑皮层的功能及病理机制有着重大的意义,并已经被逐步写入神经科学领域主流教科书中。

师咏勇

上海交通大学

师咏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博导,bio-x研究院principal investigator。2001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学位,2006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国家863计划“常见精神疾病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2007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8年度上海第四届青年科技英才获得者,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11月入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及长江特聘学者。师咏勇课题组在遗传学、复杂疾病机理研究、生物信息学和交叉学科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发了新的分子遗传学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开展了多种复杂性状遗传机制研究等,为相关领域作出了一定的科学贡献。师咏勇以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包括并列)身份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nanotechnology》等sci 杂志上发表论文100篇,包括近年最高影响因子高于30的8篇;在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cell research、genome research、molecular psychiatry等近年最高影响因子高于10的杂志上发表论文8篇。他以负责人身份申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大项目课题,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人才支持计划,并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殊荣。2020年1月,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科研项目:“基于连锁不平衡及长单倍型分析的精神疾病关键基因精细定位研究”)。

谢 鹏

重庆医科大学

谢鹏,1958年3月出生,原重庆医科大学副校长,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国家重点学科神经病学学术带头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归国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二届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先后负责已结题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和国家”863“目标导向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省部级等各类基金14项,共获准科研经费3380余万元。现已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5篇。担任全国医学院校五年制统编教材《神经病学》第四、五、六、七版编委,《临床神经化学》杂志主编,《中国神经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国脑血管疾病杂志》、《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等10家杂志编委,担任《stroke,brainresearch》杂志的特约审稿人。并担任全国研究生统编教材《神经内科学》主编,并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0余部。获得发明专利4项。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吴阶平医学研究奖(吴-杨奖)1项。

左西年

中国科学院

左西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心理学系学术/教学委员会委员,毕生发展心理学教研室主任。研究领域为脑成像图谱和计算方法学,健康人脑功能毕生发展连接组学,精神疾病的脑发育病因学。是“国际信度与可重复性联盟”(首个国内主导的国际神经影像大数据计划)和“中国彩巢计划”(首个国内脑智终身发展队列计划)的奠基人。他在人脑连接组学领域代表性工作有:1)系统评估了人脑功能连接组影像学重测信度、2)揭示出人脑功能连接组随龄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数学模型、3)建立了中国首个学龄儿童脑智发育五年队列-“成长在中国”。鉴于上述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他于2017/2018年两次入选esi全球高被引学者(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领域)、2017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获首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创新突破奖(独自获奖),应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领域顶级综述刊物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the neuroscientist和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等邀请撰写长篇领域综述。他主持并完成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并获评结题优秀,曾入选科学院“百人计划”学者(2012-2015),目前担任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主任、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心智毕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系“毕生发展教研室”主任。学术服务方面当前担任network neuroscience创刊编委、neuroimage/neuroimage: clinical 编委、frontiers 系列期刊编委,曾任science bulletin编委(2015-2017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和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s客座编委,同时是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pnas、nature communications、jama psychiatr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elif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等100余个国际期刊的特邀评审人。在国际和国内学术团体和服务方面,他于2018年当选国际人脑图谱协会(ohbm)程序委员会主席(理事会成员)、任中国心理学会脑成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心理测量委员会委员、发展心理学委员会委员、北京神经科学学会监事。

陈生弟

上海交通大学

陈生弟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副书记、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于197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系。自1978年至今,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科从事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与基础方面有较深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卫生部、上海市级科研基金项目35项;获得国家、国家教委、卫生部、中华医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4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21篇。己培养和正在指导博士和硕士生43名。长期从事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研究,在《arch neurology》、《movement disorders》、《human gene therapy》、《gene therapy》、《j neurosci res》、《febs lett》、《neuroreport》等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述评、专家论坛、综述26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30余部。在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保持国际先进、国内 。获17项国家、教育部、卫生部、中华医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他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1、2层次”,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

张?旭

中国科学院

张旭,江苏宜兴人。神经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1994年7月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神经科学系获医学和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9月-1990年9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教研室任助教;1994年8月-1999年11月先后在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任讲师、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9年12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2008年4月-2010年8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10年9月至今,任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科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科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主任。张旭研究员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理研究,在感觉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对慢性痛的背根节和脊髓基因表达谱等系列研究为临床镇痛和痛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对阿片受体不同亚型间相互作用及其与吗啡镇痛耐受相关性的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受体复合体功能及其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在寻找新的痛觉调控分子的研究中,发现从背根节神经元释放的钠钾泵激动剂,能够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和痛觉信息传递。在认知功能障碍研究中发现了大脑发育期表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3(fgf13)是微管稳定蛋白,它通过聚合和稳定微管调控神经元和大脑的发育,并且阐明了fgf13基因缺陷造成智力障碍的机理。张旭研究员已发表论文110篇,论文被他人引用5千多次,参编疼痛学经典教科书《textbook of pain》等专著。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兼任《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brain research》、《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等期刊的编委。

吴武田

暨南大学

吴武田,男,1954年1月生。1975 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医疗系。1981年在中山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医学院获神经科学博士学位;1993年任美国弗吉尼亚州医学院助理教授;1996年应聘于香港大学医学院解剖学系,现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9 年起任暨南大学—香港大学脑功能与健康联合实验室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吴武田教授一直致力于“神经损伤和再生机制的基础研究”,先后承担美国、香港、和大陆等29项科研基金(其中包括nih基金),主持人23项,co-pi 6项;还作为分课题负责人承担2003-2008年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基金(973项目)—“神经损伤的修复和重建的应用研究”。在nature medicine、exp neurol、brain res、j neurotraum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被引用次数达1600余次。吴武田博士是脊髓损伤研究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曾多次在国际神经科学会议上作专题报告。并应邀与诺贝尔得奖者dr. l.j.i gnarro参与编著名神经科学丛书:“handbook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主要学术成就为:一氧化氮合成酶在轴突损伤后的表达与运动神经元的存活的作用:1、脊神经根撕裂伤的外科治疗的实验研究;2、软骨素酶abc在脊神经损伤后消除胶质细胞疤痕,促使神经再生;3、最重要的发现来自对脱髓鞘疾病的研究,此疾病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无法分辨何者是自己的细胞,造成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组织,最后导致神经细胞周围髓鞘丢失。吴武田利用lingo-1基因敲除或者抗lingo-1功能的抗体造成lingo-1功能缺失的先进技术手段证明缺陷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功能复原,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疾病的提供新方法。此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杂志上。

赵志奇

复旦大学

赵志奇,1938年生。1956-1962年北京大学生物系学习。1962年10月到2001年8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和上海脑研究所任研实员、助研、副研和研究员;2001年至今任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和痛觉研究室主任。1981年11月-1984年2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医学研究院公派访问学者。1985年3月-1987年5月在同学院博士研究生,并获博士学位。1993 年3-11月英国爱丁堡大学访问教授、1995年11月-1996 年8月法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研究方向为痛觉传递、调制和可塑性的细胞和分子机制。长期从事中枢突触传递的药理学和痛觉传递和调制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研究,支持多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课题、攀登计划和973项目的课题。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和综述8篇,专著3部。获得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4)、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9)、卫生部八五重大攻关项目成果奖?(199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 步二等奖(1989)、上海卫生局医药科学进步进步一等奖(1988)和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一等奖(1980)。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和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曾担任上海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和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neuroscience bulltin》共同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生物学科》副主编、《国际麻醉学和复苏杂志》特邀编委、《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美国“molecular pain”编委、《神经损伤和功能重建》编委、《神经解剖学杂志》编委。

邱猛生

杭州师范大学

邱猛生 1963年生,美国路易斯威尔大学终身教授,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2009年4月正式加盟杭州师范大学。主要从事神经与肾发育分子生物学前沿研究。在神经和发育专业的重要核心刊物上(neuron, genes &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了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共计65余篇;论文常被杂志专评,他引次数达2600余次;拥有2项美国专利。浙江省高等学校“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邱猛生先后承担美国国家卫生部研究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硬化症协会研究基金、美国国家卫生部博士后研究基金、美国肯塔基州脊髓和脑损伤研究基金等研究项目主持人,获得科研经费500余万美元。现任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加拿人自然科学、加拿大工程研究协会(nserc)、美国国家卫生部基金会科研基金评估委员,美国发育生物学学会、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等多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并担任development,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mechanisms of development,等多家杂志的编委,近年5年来在著名国际学术杂志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收录31篇。他于2005年作为天津医科大学引进人才。

鲁友明

华中科技大学

鲁友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博士生导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新噢尔良医学中心bolinger冠名终身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神经科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后。2011年10月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脑研究所所长;2014年7月至今,任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2014年12月至今,任同济医学院副院长。2010年3月全职致力于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组建华中科技大学脑研究所;筹建华中科技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连续三年应邀担任“基金委杰青”、“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等项目的终审评委。建立“脑转录组功能图谱”实验室,为确定特异神经突触环路功能活动中的特异转录子表达图谱提供实验研究平台,获两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和《neuron》,被引用超过1000次。已发表高质量sci论文5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论文(cell,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11篇,在神经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6篇。获多项美国和加拿大国家科研基金资助。是nature neuroscience, neur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高影响力杂志的审稿人,molecular neurobiology杂志的编委,美国nih,加拿大cihr等基金评审委员。长期致力于研究兴奋性神经突触传递效率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改变的分子机理。迄今,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在影响因子大于10分的杂志如《cell》《science》,以及神经科学领域高影响力杂志如《neuron》,《nature neuroscience》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发表论文15篇,引用3,550次。主要兼职:中国生理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脑卒中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

刘先国

中山大学

刘先国教授,1957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奈曼旗,现任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教授、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疼痛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具有不俗的学术成就。长期从事病理性疼痛的中枢和外周机制的研究。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二十余篇研究论文,被引用近500次。

主要学术成就包括:1. 首次报道了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长时程增强(ltp)。发现激动nmda、nk1和nk2受体是诱导ltp的必要条件;自然痛刺激可引起c纤维诱发电位的ltp,但在正常情况下受到下行抑制系统的抑制。该ltp被认为是痛觉过敏的基础;发现脊髓ltp的早期维持与pka、pkc和camkii的激活有关,而脊髓ltp的晚期需要新的蛋白质合成;多巴胺d1/d5受体在ltp的晚期维持中起重要作用。2. 发现电刺激aδ纤维在正常动物引起c纤维诱发电位的ltd, 然而同样的刺激在脊动物引起ltp, 证实下行抑制系统决定脊髓背角突触传递可塑性变化的方向。3. 率先证实,神经损伤引起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主要来自于支配肌肉的神经元。在神经损伤的情况下,未被损伤的神经元也产生异常放电。4. 发现运动神经(腰5前根)损伤引起同侧背根神经节和双侧侧脊髓背角tnf-α及其受体1(tnfr1)上调,并证实tnf-?参与病理性疼痛的形成而不参与其维持。在正常动物不同浓度(10pg/ml、4.5ng/ml和100ng/ml)的tnf-α不影响强直刺激引起的脊髓背角ltp,然而,在腰5前根引起痛觉过敏的动物,小剂量的tnf-α(10pg/ml)就可引起脊髓背角c纤维诱发电位的ltp。tnf-?通过激活nfkb、jnk和p38而发挥作用。

罗敏敏

清华大学

罗敏敏博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研究兴趣包括奖赏与惩罚驱使动物接近或逃避、产生快乐与痛苦、并指导学习与记忆形成。奖赏与惩罚关乎动物的生死与种系繁衍、并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影响情绪与情感。小鼠与人有类似的神经环路,并对奖赏与惩罚有相似的行为反应。我们实验室以转基因小鼠为模型,研究哺乳动物处理奖赏与惩罚的神经环路机制,特别是中缝背核及内侧缰核两个脑区及相连的神经环路的作用。我们运用电生理和光学成像,从清醒小鼠中记录特定类型神经元的在奖赏与惩罚相关行为中的反应特点。继而运用光遗传学及化学遗传学手段,检测激活、抑制、损毁相关神经元对于行为的影响。我们也利用全细胞膜片钳和光学成像等手段,探索不同药物及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在奖赏与惩罚行为中的作用及分子细胞机制。脑内处理奖赏与惩罚的神经环路异常导致多种人类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精神分裂、药物成瘾等。因此,我们的工作不仅有助于理解与奖赏与惩罚相关行为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亦可具有临床意义。

高家红

北京大学

高家红?(jia-hong gao),美国texas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中国医学磁共振学会主席,中科院海外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human brain mapp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及《brain map database journal》杂志编委。1984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1991-1993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高家红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于1990年去美国后在耶鲁大学和mit取得博士和博士后学位,曾在麻省理工学院接受博士后训练,1992年加入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研究中心,先后在德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任终生教授,在fmri领域取得优秀成就。他同时也为中国的磁共振科研发展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工作,曾担任美国华人磁共振学会主席,热心促进中美磁共振领域的专家合作, 助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建成中国第一个以脑功能研究为目的的“北京脑成像中心”,经常回国参加学术交流活动。高家红博士于1996年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首次发现人类小脑参与感觉功能,这一研究迄今已被大多数研究证实,也带动了人们对小脑研究的重视。高家红在国际上率先利用fmri技术揭示人类小脑的感觉功能,打破小脑仅与运动功能有关的传统观念(science,1996),首先发现了大脑、小脑及中脑在执行感觉功能时的内在联系(nature, 1999, 2000)。其工作被引用上百次,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兴趣为fmri、磁共振血管造影术及组织灌注测量。高家红迄今已经在《science》、《nature》发表3篇论文,并且在《human brain mapping》、《neuroimage》、《journal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等著名神经科学、放射学刊物发表数十篇论文,曾担任海外华人磁共振成像学会主席。

高永静

南通大学

高永静,神经生物学专业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疼痛医学研究院/特种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特聘教授。1995年毕业于南通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99年获南通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得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2006年-2010年先后在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留学。从事慢性疼痛的神经机制研究20余年,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60多篇,包括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nature communication, pna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受到国际国内同行广泛引用,2014-2018年连续5年入选elsevier中国被高引学者榜“神经科学”专业榜单。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南通市“226”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江苏特聘教授;获得南通市青年科技奖,南通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目前担任《brain research bulletin》,《neurosciencebulletin》、《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基础组委员会副组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胶质细胞分会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等职务,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函审专家,担任20多种国际专业杂志审稿专家。研究方向:胶质细胞参与慢性疼痛调节的机制;痒觉和痛觉的神经环路;特殊环境下疼痛的传递和调制。

黄志力

复旦大学

黄志力,1962年11月出生,安徽桐城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药理学系主任。1999年在日本ehime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博士后、大阪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副部长;2005年12月入职复旦大学;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学术兼职: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日本睡眠学会评议员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主编,sci杂志《frontierin neuroscience》、《sleep and breathing》和《sleep biological rhythms》副主编,《acta pharmacol sin》、《药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和《神经药理学》等10多个杂志编委或常务编委。研究方向:睡眠与失眠机制、神经精神药理学。以中、英、日三种文字发表研究论文与综述200多篇,其中sci杂志收录120篇,包括nature neuroscience,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current biology, plos biology, elife, 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2014-2018年连续入选elsevier中国论文被高引学者榜单。主编《药理学》,副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等教材及大型参考书10余部。应邀为trends neurosci和curr opin pharmacol等杂志撰写综述,为pnas等20多个sci杂志审稿。基金项目:主持科技部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基础研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合作,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重点攻关及重点项目等课题。

michael dorris

中国科学院

michael dorris,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神经科学研究所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研究和探索决策的脑机制。最简单的脑如何使用感官信息来引导行动的例子如交通指示灯,绿灯行,红灯停。每个人每天都要做出大概每秒三次,每天上万次的眼动决定?– 就是选择目标,移动视线。再比如你正在阅读一篇文字,你的眼睛需要作出一连串的快速眼动,把你的视线转移到下一个感兴趣的目标。然而,很多复杂和高级决策,例如用扑克牌进行投注时,感官的信息是有限的,不能表明哪个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脑是如何衡量各种因素,如手中纸牌胜算的大小,赌注的大小,以及对手的赌技和背景,进而决策和行动?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希望了解各种因素如报酬的几率、报酬的大小、对报酬的主观评价、以及与对手的互动等,是如何影响额叶皮层和中脑的眼动神经活动,?进而影响眼动决策行为。

严超赣

中国科学院

严超赣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心理所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副主任,脑功能成像实验室pi。200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赴美留学,在美国内森克兰精神病学研究所和纽约大学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病学系先后担任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和研究助理教授(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职位。2015年作为研究员加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方法学、数据分析软件平台、脑自发活动机制及其在抑郁症中的应用。他为一系列困扰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学问题提出了广受领域认可和引用的解决方案,包括头动、标准化和多重比较校正等。他还对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规范化,建立了被引1700余次的脑成像流水线式计算平台dparsf,并建立了脑成像分析与共享平台dpabi和基于大脑皮层的脑成像数据分析软件dpabisurf。他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应用于抑郁症研究,发现了早期不良抚育可致大脑自发活动异常发育,与后期抑郁样行为有关。他牵头建立了抑郁症脑成像大数据联盟(rest-meta-mdd),并积极与enigma-mdd等国际组织展开国际抑郁症脑成像大数据合作研究。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如pnas, cerebral cortex, 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neuroinformatics等)共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20余篇为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总引用8000余次,h指数28(google scholar)。第一/通讯作者论文中,有4篇入选esi top 1%高被引论文,其中有2篇更入选esi top 1‰高被引论文。他是《neuroimage》和《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等国际期刊编委,国际人脑图谱学会通讯委员会(ohbm communications committee)委员。

丁玉强

同济大学

丁玉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198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本科学位;1996年获日本京都大学医学论文博士学位;1999年获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0-2004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医学院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回国在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任研究员,2009年应聘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神经系统发育的分子机制和精神疾病的神经学基础研究。丁玉强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结题评为优秀,200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eurosci、j. neurosci、development、pna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论文被引用1500多次。

冯建峰

复旦大学

冯建峰,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计算系统生物学 脑科学 应用数学。上海数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复旦-科大智能”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主任。长期致力于发展数学、统计与计算机的理论和方法,并原创性地将它们应用于解决神经科学和各类脑疾病中的具体问题。2011年获英国皇家学会沃夫森研究功勋奖。在单神经元和神经元网络的动力学研究、机器学习算法的设计和分析、随机控制理论、因果关系分析等方面都做出过杰出工作,相关重要成果发表在molecular psychiatry, brain, pnas, prl, j neuroscience等杂志上。目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对来自神经科学和脑疾病的不同尺度海量数据的分析、挖掘和理论研究上。提出和发展了全脑关联分析(bwas)的方法和理论,并成功应用于发现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病灶;发展了定量化大脑的泛函熵方法,应用于老龄化、智力和创造性的研究中。

范 勇

中国科学院

范勇博士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2004年5月至2006年4月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年至2004年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任助理研究员,从事脑结构图像分割与多模态图像配准方面的科研工作。2006年至2009年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助理)与北卡罗来纳大学?(访问研究助理教授)?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图像分析及其在神经科学与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目前主持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研究项目。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2008年获organization for human brain mapping颁发的 editors choice award。

徐 林

中国科学院

徐林,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研究员,1963年生,四川泸州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机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昆明动物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85年毕业于四川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5-1987,四川省泸州市第一中学任教,1987-1990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硕士;1994-1995年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药理系访问学者;1995-1998年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药理治疗系博士;1998-迄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学习记忆实验室负责人,研究员。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同年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现兼任云南大学神经行为学、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期刊《neural plasticity》、《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杂志编辑,以及《动物学研究》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神经可塑性和神经环路功能及学习记忆机理研究,涉及创伤后应激障碍、老年痴呆、毒品成瘾及抑郁症等疾病机理和动物模型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研究技术方法主要涉及行为药理学,离体脑片patch-clamp全细胞记录、麻醉动物和清醒动物场电位记录、多通道神经信号记录以及光遗传学。团队特色主要在于充分利用云南省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优势,围绕各种神经精神疾病动物模型进行疾病机理、新药筛选和药效学研究,逐渐形成具有技术特色和资源优势相结合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团队。

崔 岐

暨南大学

崔岐,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毕业于山东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6-1998年间,于香港大学苏国辉院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2005年间,于西澳大利亚大学从事科研工作,并获澳洲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理事会(nhmrc)项目资助。2005-2009年任职香港中文大学眼科系副教授,兼任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2009-2011年任职葛兰素史可中国研发部副总监。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细胞生存和损伤后再生机理、营养因子及讯号传导。已在pnas,j neuroscience等国际著名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5篇,平均影响因子4.063。承担和完成了多项澳洲国家及地方政府资助项目,并指导完成了多项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面上项目。担任神经科学领域众多杂志的评审专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进行专题报告并主持会议。目前研究兴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眼科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中风等。

招明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招明高,1968年8月生。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精准用药与创新药物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军队领军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兼任中国神经科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枢突触可塑性机制与中枢疾病药物新靶点发现的研究。在中枢突触可塑性分子机制及脆性x综合症中枢可塑性病理机制研究中有多项原创性发现,为发掘新的药物作用靶点奠定了理论基础。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在nature被专文评述。研究中将新药靶点发现与创新药物研究有机结合,有3项候选药物获得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立项,其中1项进入临床研究,有望在新型抗焦虑症、老年痴呆症和慢性痛药物研究方面取得进展。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重大国际合作等课题10余项。在neuron,ann neurol,brain,j neurosci等sci杂志发表论文113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

张 岱

北京大学

大脑神经环路发育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张岱实验室采用临床病理学、神经影像学、分子遗传学、动物行为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方法,从人群、细胞、动物、分子等多个层次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神经环路发育异常的生物学基础。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研究:1、应用遗传统计和生物通路分析方法确定神经环路发育异常相关易感基因,采用脑影像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分析脑影像特征与遗传易感性的关联;2、基于遗传关联线索,利用基因修饰细胞和模式生物模型,探讨易感基因参与神经环路发育(神经元迁移、轴/树突形成、突触可塑性等)的分子机制。

方 方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和2001年分别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获理学学士和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7年继续在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入职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要利用脑成像、神经调控、心理物理学、计算建模、人类遗传学等方法和技术研究视知觉、意识、注意和它们的认知神经机制。方方教授所获学术荣誉和奖励包括:百人计划(北京大学,2007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9年)、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1年)、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2011年、2017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2011年)、王选优秀青年学者奖(北京大学,2012年)、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2014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学技术部,2014年)、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5年)、青年科学家奖(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2016年)、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共中央组织部、科学技术部,2016年)、会士(美国心理科学学会,2018年)。方方教授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研究所研究员、current biology编委、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编委、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编委、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认知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副主编。

肖 波

四川大学

肖波,男,神经发育与代谢研究室主任,博导,973首席科学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2005年被四川大学“985工程”引进回国,1997-200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神经科学研究,1993-1997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后,1993年北京医科大学博士。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亊,国家科技部、自然基金委、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主要研究方向:1、神经元发生发育与髓鞘形成和疾病;2、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相互作用及代谢调控;3、神经元死亡、退变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作为973首席科学家已完成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1项(2139万),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各1项。已相继在developmental cell、j of neuroscience、nature neuroscience及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用>4,600次。连续多年入选elsevier“爱思唯尔”中国神经科学领域高被引学者。2005年至今已指导博士后及博硕士研究生40余名,本科生20余名。

张 研

北京大学

张研,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科学教授。2018年1月12日,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全国共有10人获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研获奖。2003年在mcgill大学获博士学位。她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近年来在阿尔茨海默氏症中神经元凋亡及淀粉样沉积的代谢途径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利用人类原代神经元为模型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采用细胞内显微注射系统,将外源性蛋白及表达质粒引入细胞等方法分析胞内淀粉样沉积毒性及其作用通路,为淀粉样沉积导致阿尔茨默症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发现并纯化内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提出朊蛋白的细胞保护假说。在此基础上,筛选并研究了一系列可以对抗细胞内淀粉样沉积毒性的物质;发现了包含甘丙肽和吗啡在内的临床应用药物的细胞保护作用并研究了其作用机制和分子通路;发现并阐明神经细胞纳米连接的诱导机制;深入探讨了纳米连接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发现家族型老年性痴呆的突变可以导致microrna调节和神经元早期发育的异常;揭示了轴突起始节部位异常和老年性痴呆的病理关系;提出了在遗传性ad突变携带者中,神经元存在着早期的发育缺陷。近10年来在国际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期刊neuron, pnas, cell reports,prog neurobiol, nat methods, nat protocol, j cell biol, neurosci biobehav rev, j neurosci, cell death differ, cell death dis, jacs, j cell sci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被引用1000余次,其中单篇论文最高他引次数近300次。

周晓林

北京大学

1963年12月出生于江苏扬州。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心理学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研室主任;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任国际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杂志编委,罗丹科学院 corresponding fellow 、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英国实验心理学会、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协会会员。1988年10月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2年5月至1998年10月在伦敦大学birkbeck学院心理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任 research associate ; 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任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 。1995年10月至1998年12月,周晓林博士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 1999年正式回国工作,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2001年获得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和中国科协主持的“中国青年科技奖”,2003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高等学校骨干教师”称号, 2004年获得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奖”一等奖。

舒 华

北京师范大学

舒华,1991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实验室主任, 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舒华多年讲授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等本科生课程和认知心理学进展、心理语言学等研究生课程。研究领域是认知心理学, 特别语言认知过程和儿童阅读发展。对儿童汉字学习和阅读发展的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并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近年来还开展了失语症病人、儿童阅读障碍及其脑机制方面的研究。舒华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社科基金、国家教育“十五”规划项目和大型国际合作基金项目, 已出版专著三部, 在国内外一流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1993年, 博士论文在第三十八届国际阅读学术年会上获得年度杰出博士论文奖。1996年, <<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获得第三届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中青年奖。1998年, 她参与主编的<<汉语认知研究>>获得北京市第五届哲学和社会科学教育类一等奖。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二等奖。2001年,她主持的<<改革基础课程体系,强化基本功训练培养心理学基础科学人才>>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获全国高等学校第一届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薛 贵

北京师范大学

薛贵,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985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脑与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从事人类学习和记忆的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包括记忆编码、提取和巩固和优化,执行功能、决策与适应性学习,以及语言和第二语言学习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基金等项目。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pnas, current biolog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erebral cortex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近80篇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目前担任cortex杂志副主编和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客座编辑,《心理科学进展》编委,以及science、neuron、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current biology、journal of neuroscience 等26个国际刊物的评审人。同时受邀担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sf、英国esrc、法国anr和香港rgc等基金的评审人。

姚树桥

中南大学

姚树桥,临床心理专家,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心理中心主任,中南大学医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评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主编,中国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湖南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在心理障碍诊治方面有较高造诣,曾主持“儿童适应行为量表”研制,参与20余种测验的研制。国内首先应用心理应激管理方法,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身疾病进行临床干预。

彭凯平

清华大学

彭凯平教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后任教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曾任加州大学社会及人格心理学专业主任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领导委员会成员等国际职务。2008年5月起受聘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和首任系主任。现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清华大学伯克利心理学高级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幸福科技实验室联合主席。中国北京积极心理学学会理事长和国际积极心理联合会(ippa)以及国际积极教育联盟(lpen)中国理事,并担任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执行主席(2009年至今)。连续两年代表中国在“联合国国际幸福日”纪念大会上作联大报告。2013和2014年其所授《心理学概论》成为中国mocc最受欢迎的课程;2015年当选山东卫视《中国好先生》节目“中国十大先生”;2016年当选《人民网》“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曾发表300多篇学术期刊论文,承担国家973重大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出版图书《跨文化沟通》、《吾心可鉴:澎湃的福流》等中英文著作8部。多次获得重要学术奖项,200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会最佳论文奖;2006年美国管理学院最佳论文奖;2007年被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评为全世界论文引用最多的中青年社会心理学家。2015年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15、2016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十大心理学家榜单”。彭教授热心慈善和公益事业,是中国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也是多个公益组织的发起人,顾问和理事,担任过美国慈善组织唐氏基金会董事和德国宝马公司青年领袖论坛董事会董事,以及中国”幸福园丁”公益基金和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基金学术委员会主席。参与中国各城市幸福城市建设工作。

王 力

中国科学院

王力,01/2013至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08/2009-12/201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08/2007-08/200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后,09/2003-09/2006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博士研究生,09/2000-07/2003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心理学硕士研究生,09/1993-07/1998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生。研究领域为临床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1.心理评估;2.心理创伤;3.应激、人格与健康。

王 莉

中国科学院

王莉,博士,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副研究员。2013.8—至今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11.7—2013.7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6.9—2011.7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2002.10—2006.6 浙江大学心理系,理学学士学位。研究领域:生物运动信息知觉,无意识信息知觉与学习以及跨通道信息整合与交互作用。

孔 风

陕西师范大学

孔风,男,博士,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社会与情感神经科学。曾担任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bmc public health等期刊的副主编,以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等多家ssci期刊的编委。201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认知神经科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积极心理学和社会神经科学。主要采用行为测量与脑成像技术(如fmri、eeg、tdcs等)探讨:(1)积极人格特质、幸福感与健康行为的神经机制;(2)人格与环境因素(如社会、文化、经济因素等)影响幸福感以及健康行为的心理与神经机制;(3)积极干预与积极教育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等ssci/sci和心理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截止2018年,所有论文在google scholar的总引用次数达1491次,h指数为21,i10指数为36,其中一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top 1%)。

胡卫平

陕西师范大学

胡卫平,1964年10月10日生,曾任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第十一届陕西省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获得者。北京师范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联合培养的心理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学术兼职50余种,主要有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副组长,国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理事长,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创造力研究协作组组长等。任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eative & problem solving, 《心理发展与教育》、《基础教育参考》、《心理技术与应用》等期刊编委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学和教育学。2001年以来,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45项,横向课题30项。出版专著6部。开发《学思维活动课程》(学生用书16本,教师用书4本)。开发《创意科学》系列教材(学生用书72本,教师用书12本,还有配套学具和电子资源)。在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research in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心理学报、教育研究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sci刊物30余篇。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四届和第五届连续两次)、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山西省青年科技奖、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朱智贤心理学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励22项,曾指导过10个省的100多所中小学,提出的思维型教学理论和开发的 “学思维”活动课程有实验学校450多所,同时,有22个省的1000多所学校基于思维型教学理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周欣悦

浙江大学

周欣悦,博士,1998本科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英语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美国亚利桑拉大学。曾为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现为浙江大学企业管理系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在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上的论文《金钱的符号作用:启动金钱概念改变社会痛苦和生理性疼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2年数钱可以让你更快乐,获得首届“菠萝科学奖”心理学奖。研究领域:消费者情绪与行为决策。

曹枫林

山东大学

曹枫林, 1970年8月,中共党员,山东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理应激与健康、护理心理。主要贡献:主持“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主编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规划教材4部。被elsevier机构评价为心理学科最具世界影响力的8位中国学者之一,进入心理学科“中国高被引学者排行榜”,荣获“青年英才奖”。主持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2篇,通讯作者ssci1篇,cssci论文8篇;主编、参编、译著本多教材及专著、双语教学讲义10余部,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在国内护理学领域,特别是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曾获省部级奖项2项,校级奖项1项;曾被评为山东大学“十佳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蔡华俭

中国科学院

蔡华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研究员。研究兴趣:自我 , 内隐社会认知 , 文化心理 , 基因行为学。1993、1996、2002年分别从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赴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跟随anthony greenwald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2010年加盟心理所。曾任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副主编(2014-2017)、中科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科院心理所北京双生子研究中心副主任。目前为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社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科学进展》、《心理科学》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等。从2014年开始至今连续五年入选艾斯维尔中国十大高被引心理学家榜。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自我积极性(自尊、自恋)、文化心理学、内隐社会认知、基因行为学、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等。

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

吉训明,教授、博士导师、硕士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急性脑梗死早期治疗和神经保护研究。专注于缺血预适应脑保护研究、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和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研究工作。2020年2月19日,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作为课题负责人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杰出青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项目、863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等20余项基金资助。擅治疾病:狭窄和闭合性脑血管病,颅内高压症,静脉窦血栓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包括急性脑梗死溶栓与神经保护治疗研究、慢性脑缺血的适应保护治疗研究和脑静脉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熊利泽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熊利泽,1962年12月出生,湖北枣阳人。麻醉学专家,“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世界麻醉医师联合会常务理事兼亚澳区秘书长、中华麻醉学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军队科技领军人才。先后受聘为anesthesia and analgesia(中文版)、《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等专业杂志副总编。

长期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及围术期神经保护研究。主持完成了包括世界第二例“换脸术”、亚洲首例“心肝肾联合移植术”等创新手术的麻醉;率先报道了三种适用于临床的非缺血预处理新技术,初步揭示了其激活内源性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并成功实现了其临床转化和军事医学转化,为提高危重手术患者的围术期安全提供了新策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新药创制等重大课题18项,发表sci论文119篇,包括eur heart j、stroke、anesthesi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心脑保护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9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10名,其中获全军优秀硕士论文2名。2012年,被中央军委荣记一等功。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

王拥军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北京学者。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卫计委神经内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王拥军教授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关键防治技术与体系建立的相关研究。作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脑血管病等重大慢病重点研发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在脑血管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分型、脑血管病防控优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系统性、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获得新药发明专利,改写了国际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与国内外教科书,并广泛应用于临床。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jama,circulation等杂志发表sci期刊论文300余篇,被他引1000余次。其中,针对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的短程、早期、优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新技术,被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评为“2013年度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被lancet neurology评为“国际神经病学领域年度八大进展之一”。入选“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学者”、“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杰出人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个奖项。带领团队获得科技部首批创新团队荣誉称号。2020年2月,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

陆 林

北京大学

陆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1966年9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籍贯安徽安庆,中国科学院院士,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1989年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现华北理工大学),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 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主要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诊疗技术和发病机制研究。在病理性记忆的神经机制和干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新方法及睡眠医学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研究工作; 提出了干预病理性记忆的新模式、成瘾防复吸治疗的新理念和快速抗抑郁治疗的新假说,开辟了在睡眠中治疗精神心理疾病的新方法,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论文多次发表在包science、nature、neuroscience,trends in neuroscience、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biologicalpsychiatry和journalofneuroscience等多个著名的国际期刊上,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在精神病学以及药物依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截至2019年7月,在国际性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有十多篇文章被sci期刊引用率超过100次,总引用率超过5000多次。主编(译)或参编论著15部,其中英文论著3部。

杨国源

上海交通大学

杨国源,讲席教授,研究方向为神经生物学、神经病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科研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med-x 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与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合作,组建了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的工作,并已获得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1987年获上海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9年美国加大旧金山分校医学院博士后,此后在美国任讲师,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基础研究。在国际上首创小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率先应用转基因技术对缺血性脑损伤进行基因治疗,近年来,应用各种生长因子和内皮干细胞,对脑缺血动物进行干预治疗。为临床上治疗脑缺血提供了实验依据。曾主持美国nih基金、州政府等多项科研课题。在sci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影响因子达500多分,被引用数达2500多次,曾获得1987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志珺

东南大学

张志珺,1963年出生,留学归国博士,主任医师,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东南大学神经精神医学研究所所长,东南大学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主任,兼任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学习科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学部委员。现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才,江苏省优秀医学重点人才。回国后先后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的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nsfc-cihr),“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探索导向项目,科技部十二五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多项国家部委、省市科研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团队至今共发表文章26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著84篇,影响因子总分近350分。荣获国际专业学术会议“(资深)青年科学家奖”4项(1998-2002年)、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江苏省医学科技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副主编和参编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专著6本,其中包括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32人。擅长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断与治疗,包括脑血管病、神经变性疾病、癫痫、帕金森病、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与危重症抢救和疑难杂症诊断;同时擅长抑郁、焦虑、强迫症和躯体化形式障碍等精神心理障碍诊治。

龚启勇

四川大学

龚启勇,华西医院副院长、放射科主任医师。2014年获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年当选国际医学磁共振学会ismrm fellow、并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带头人;2017年当选国际华人医学磁共振学会(ocsmrm)候任主席。出版卫计委临床医学专业国家统编教材《医学影像学》【金征宇、龚启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3版】、《中华影像医学-中枢神经系统卷》【龚启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2版】。在编教材包括卫计委医学影像专业研究生国家统编教材《神经放射影像学》【龚启勇、冯晓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1版】。个人h指数为59,发表最新研究论文见google scholar,总计引用次数>10000次。长期从事临床放射诊断。早期临床研究工作集中在神经放射影像(neuroradiology),尤其是头颈部与神经系统肿瘤放射诊断与鉴别诊断。近年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cmb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973、863课题和美国nih r01基金(nsfc联合)等资助下,聚焦精神放射影像(psychoradiology)的临床难点,对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的客观表征做了系统深入的磁共振影像研究,率先发现”脑结构通过功能链接影响症状”并被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if=13.5)大篇幅述评,认为在“解决脑如何联系行为和临床症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上做了开拓性工作。相关精神放射影像研究被脑功能成像奠基人、美国科学院院士raichle教授等多次在nature reviews上撰文引用,指出为精神疾病提供了客观影像学依据。相关成果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国际影响力论文”、被遴选为美国临床医师cme继教学分文章、并写入卫计委国家统编教材和国际放射学百科全书。在pnas、jama子刊等sci收录杂志发表相关论文逾300篇(作为通讯作者逾100篇,其中if值>5分逾50篇,if值>10分逾10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

董碧蓉

四川大学

董碧蓉,1958年9月17日出生,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执行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老年医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老年医学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课题、科技部、中央保健局课题、国家药监局和四川省重点课题,主获发明专利10余项。研究方向:衰老与老年疾病;老年失能与健康促进;老年感染与免疫。中国第一批老年医学硕士生导师(1999年)和博士生导师(2002年),在全国率先打破以器官/疾病为中心的传统专科医疗模式,强调老年患者全人管理、整体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照护理念,重视多学科协作以及功能和生活质量的评估与促进。在全国率先开设医护一体的老年特色门诊,创建了“衰弱老人急性期快速恢复病房”、“缓和医学模式病房”、“品质促进病房”和“营养管理模式病房”,提供了崭新的老年医学发展模式。

宾光宇

北京工业大学

宾光宇,1981年生,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8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攻读学士学位。2003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6 年进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10年-2012年在清华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6月进入北京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工作。曾获得 journal of neural engineering 杂志 2009 年最受瞩目论文;2014年获得北京市“日新人才”项目资助。研究方向: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穿戴式智能设备、移动医疗。

胡德文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胡德文,1983年、198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自动控制专业,先后获学士学位、硕士学位,现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脑科学与认知科学研究。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当选国家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骨干教师”。2004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等7部委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级岗位。2006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863计划等10多项课题研究,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系统辨识、神经网络、图象信号处理、脑功能成像分析等。

段树民

浙江大学

段树民,1957年出生,安徽省蒙城人。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982年段树民毕业于蚌埠医学院;1985年获得南通医学院(今南通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突触发育和可塑性实验室主任、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glia》、《hippocampus》、《neurobiology disease》国际杂志编委。段树民院士长期从事神经生物学研究。在神经元-胶质细胞相互作用、突触发育和功能等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新工作,尤其在胶质细胞信号分子释放机制、胶质细胞对神经环路和突触可塑性的调控、沉默突触活化机制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在science、nature cell biology,neuron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受到国际同行重视,促进了神经胶质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推动建立中国人脑库,担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理事长多年,筹建的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成功获批,为我国脑科学的快速发展,融入国际主流做出重要贡献。带领国内同行推动国家实施大型脑科学研究计划。担任第十一、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通过提案、媒体访谈等形式,积极参政议政,向国家献言献策,为国家在科技发展和人才的政策的制定和改善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媒体进行脑科学的科普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毕国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毕国强,1967年出生,河北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九六年毕业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获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后于加大圣迭亚哥分校从事神经生物学博士后研究。零零年起历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职)。曾受邀为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撰写特邀综述,并执教于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实验室(mbl)等机构主办的多个国际课程及研讨班。获burroughs wellcome career award等学术奖项。零七年起受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组建神经物理学实验室及神经光子学工作站。入选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教育部长江学者。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被引用2000 余次。研究方向:1、神经可塑性;2、感知与学习的神经网络基础;3、神经生物光子学/显微成像前沿技术。发现受控胞吐作为细胞膜修复的机理,开辟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发现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对精确放电时间的依赖性(stdp),该工作被称为九十年代神经科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发现离体神经网络集体性回响活动,为研究网络的功能与机理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王建枝

华中科技大学

王建枝教授,1957年4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标兵获得者,教育神经系统重大疾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创新团队牵头人、国家重点学科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负责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副院长、病理生理学系主任、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理事长、中国老年性痴呆科学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等。王建枝教授是获得美国nih firca基金资助的第一位中国学者。研究方向: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的研究。发表sci论文70余篇,被正面引用1000余次。主要学术贡献:(1)提出神经退行性变是细胞逃逸凋亡的结果,为揭示退行性变的本质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2)创新建立了脑脊液微量p-tau蛋白的检测技术,为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3)阐述了gsk-3b在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中的关键作用和调节机制,系列研究结果为gsk-3b作为老年性痴呆症药物开发的靶点提供了科学依据;(4)发现磷酸酯酶-2a是使异常tau蛋白去磷酸化的关键磷酸酯酶,建立了相关研究实验模型。

作者信息

?

编辑整理:victoria(brainnews编辑部)

校审:simon(brainnews编辑部)

题图:wallpapersite.com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