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师道”光芒薪火相传!_工作_研究生_经济学(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师道”光芒薪火相传!_工作_研究生_经济学(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缩略图
2024年 2月 12日 0 Comments

原标题:三全育人·微光?|?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让“师道”光芒薪火相传!

这是中南民族大学第 2484条推送

教育的本质

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人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老师

有人幸运地接下“教书育人”的接力棒

以实际行动践行着

“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庄重而伟大的使命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马超:我的老师 我当老师

2006年,我考入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开始对民族与宗教文化知识产生了兴趣,在选公共选修课时,我就很关注此类课程。

在民社学院蹭课的过程中,我有幸与哈正利老师结识,还成为了哈老师的编外弟子。哈老师很有亲和力,跟他交流丝毫没有压力,当时的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常会跟他聊一些现在看来十分幼稚的专业问题。虽然我是经济学院的学生,但一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去民社院找哈老师请教问题,旁听他的研究生课程等,有时还会一起去食堂吃饭,边走边聊。在这期间,哈老师给我讲他的求学趣事,讲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的基本特点,并鼓励我把对民族与宗教文化的简单兴趣培养成学术思维,鼓励我尝试学术论文写作,逐字逐句修改我的稿件,多次指导我寒暑假做田野调查。大学四年,我曾在贵州黔东南、河南开封、商丘等地留下了实践的足迹。

左一为马超老师,右一为哈正利老师。

哈老师在生活上也十分关心我,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的我发现自己仍没放下对民族学的兴趣,便决定再次回到母校准备复习考研,期间哈老师 我解决了许多问题。2012年,我收到了陕西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硕士的录取信息后,第一时间便向他分享了这个消息。从有幸在《世界宗教研究》上独立发文,到荣获宝钢优秀学生奖和国家奖学金,再到2015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宗教学博士专业,我总是与哈老师分享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2019年,我在博士毕业后回到陕师大工作。入职前夕,恰好哈老师去北京出差,我们再次相聚,有机会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流。 哈老师跟我分享工作心得,告诉我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应如何适应, 我更好地进入了工作状态。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虽然没有机会与哈老师相聚,但我们依然保持联系,时常交流心得。

回首读大学以来的十余年时间,我深感自己何其幸运,能够遇到众多关心我、爱护我的老师们。大学期间,是哈老师引领我走上了民族学、宗教学的学术之路,把我当作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一样看待。我的硕导马强老师和博导王宇洁老师,不仅自身学术能力强,还时常对我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关心和指导。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时常想起各位老师对我的教导和 助,也深深地明白如何更好地履行自己作为教师的职责。

马楠:我跨界路上的老师

我先后经历了本科、硕士、博士以及国内访学几大阶段,前后超过10年。在不同的求学阶段,有许许多多的老师给予我教诲, 助我成长,使我由一名纯正的理工男“跨界转型”进入经济学领域,并最终成为一位能够站在三尺讲台的经济学专业教师。很幸运,在每一次跨越专业的路上,都遇到了可爱可敬的老师指导。

我本科就读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初入大学校园时,无法适应那时的 学习模式,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在彷徨中,我的辅导员李明立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关心和 助。那时李老师刚刚毕业,初入职场,当“学生”小白遇上了“职场”小白,李老师毫无保留地将他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我, 助我建立学习目标,同时鼓励我加入学生会,使我变得更加开朗。

左一为马楠老师,右一为刘向明老师。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我加入了刘向明教授团队,具体进行医疗仪器设计与数据处理方向的学习。刘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长者,我们既是师生也是“忘年交”。刘老师具有数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等多学科的学习背景,特别在药学、数学交叉领域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老师前沿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和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学术视野。他既传授给我“跨界”研究的工具——数学模型分析方法,又给予了我“跨界”迈向经济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师道”光芒薪火相传!_工作_研究生_经济学(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词)插图
学领域的勇气和底气。

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我有幸师承李俊杰教授,并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正式进入经济学研究领域。记得在我博士学习的第一次组会上,李老师专门把我留下,和我讨论如何发挥交叉学科背景的优势,更好地开展博士期间的学习。这对于刚刚接触经济学研究的我来说至关重要,不仅提升了我的信心,同时也 助我找到了后期研究的切入点。和大多数“理工男”一样,我在文章和材料撰写过程中有时不够细致,这在曾经在编辑岗位工作过的李老师眼里,是个必须要改正的毛病。 后来,李老师每每遇到好的文章、报纸和研究报告,都会专门复印一份给我,让我对照学习。在李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逐渐由一个经济学的“门外汉”步入了经济学的研究殿堂。

如今,我也由经济学研究者跨界到“三尺讲台”的一名教师,感恩在我跨界路上提供了极大 助的老师们,今后我也将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向老师们看齐。

倪文军: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又是一年开学季。当我在校门口看到新生挥手与父母告别,便不禁回想起12年前的那个夏天——我走进同一校门,成为中南民族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名新生。

那时的我,对大学生活满怀期待,一度保持着高中的学习劲头。然而,有时却不免产生倦怠之感,对前路迷茫不知所措。这时,我遇到了恩师杨春勇。他创办的“智光”实验室,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我成长的道路。

彼时,杨老师在学校科技处任职,我还担心很少能有机会与他交流。没想到他每周都会拿出一整晚的时间听取大家的科研汇报。还记得我第一次磕磕绊绊完成汇报后,本以为会受到批评,但杨老师的反应让我如释重负。他耐心指出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告诉我“万事开头难,只要肯登攀”。短短几句话,打消了我心里的焦虑。在杨老师的引导下,实验室成员各抒己见,大家越谈越兴奋,竟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散会。这种状态是我此前从未体验过的,它也激发了我投身科研的热情。

左二为倪文军老师,左一为杨春勇老师。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在实验室的3年是单调和孤独的,其间有不少同学选择了退出,但我坚守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挑战与灵感的激情碰撞。现在回想起来,那也是我迅速成长的阶段。杨老师常常说,做科研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杨老师温文尔雅的谈吐、春风化雨地引导、教书先育人的理念深深触动了我。不知不觉间,成为教师的种子在我心底萌发。

大学毕业后,我被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硕博连读。毕业后,我进入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我作为海外优秀人才回到中南民族大学任教。

回望来时路,虽收获颇丰,但也并非一帆风顺。每当我遭遇挫折,都会找杨老师倾诉。杨老师极具耐心地拿自己读博时的心路历程引导我,我特别享受这种亦师亦友的时刻。

怀揣一颗赤子心,胸藏万千育人情。找工作时,我面临很多选择。最终,我还是回到母校,希望能通过自身努力,像杨老师一样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工作这两年来,我深感教书育人责任重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这也是我的切身感受。面对一群活泼可爱的“00后”,看着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很高兴能将我的所学、所悟传授给他们。

李丹: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我是药学院的一名辅导员, 自2013年起兼任学院团委书记,工作至今已有11个年头。我平时的工作内容细碎又充实,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业 扶、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及学院团学的相关工作。

左一为李丹老师,右一为陈琦老师。

我的父亲是一名大学老师,老师也一直是我向往的职业。一切都是如此幸运,一切都是那样刚刚好。从业过程中,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仰, 我也时刻要求自己具备“三心四有”:有爱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有理想信念、 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奉献精神。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 助每位学生,每当看到他们取得了成绩或进步,便觉得十分幸福和满足。我有一个专门用来与学生联系的qq号,账号上已经有2000多名学生了,逢年过节时,手机里都是学生们 满满的问候和祝福。

做好自己的工作,是本职,是使命,也总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支持和温暖。 陈琦是我带的2015级药学专业本科生,在校期间一直表现优秀。大四时,陈琦获得了推免资格,当时投了几个院校都没有收到好消息,内心非常焦虑和着急。我鼓励她:“能获得保研资格已经足够证明你的优秀,一定要相信自己。”我建议陈琦把简历反复完善,主动寻找机会。令人欣喜的是,她最终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offer。

几年过去,陈琦通过了民大辅导员岗位的笔试后,第一时间与我分享了这个好消息。 我与她讲述了自己以前的面试经历,提供了一些大概的面试方向。很开心时隔几年陈琦依然愿意与我交流,我也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共青团中央发布的一条新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男孩成乡村教师与初中班主任当同事》,我与陈琦成为同事,这种接力、传承的感觉总是令人动容。

张钰祥 :亦师亦友 共伴成长

毕业后,每当我投递简历时,总能瞬间回想起在民大的七年时光;在自我介绍时,我总能自豪地说:“我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并参演了《蛙人》”。

在中南民族大学的这七年,我收获到了珍贵的友情、甜蜜的爱情以及最让人难忘的师生情。陈晓鹏老师是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的一名优秀青年教师,主要教授舞蹈基本功、舞蹈编创以及剧目排练等相关课程。当时的我专业素养并不出众,上基本功课就一个字——疼,但我并没有因为疼痛而放弃,反而会在课后加倍练习,为的就是让老师看见我的进步。

课堂上,我从晓鹏老师身上学到了严谨的专业态度和不服输的精神;课后,他更像是一位无话不谈的大哥哥。当我在“服兵役”和“继续舞蹈”之间犹豫时,晓鹏老师为我指引了方向,晓鹏老师曾就职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文工团,深受部队环境的历练与熏陶,每当我跟他聊起这些事情时,他总是耐心地为我介绍相关政策及发展走向,分析舞蹈专业的利与弊,鼓励我大胆地做出选择,不要在意旁人的眼光。 “路是你自己走的,要按照内心真正的想法,不要后悔!”这是晓鹏老师反复教导我的一句话。最终,我遵循了自己的心愿,继续坚持舞蹈,才有了《蛙人》这部作品以及现在的成绩。回想起来,我特别感谢晓鹏老师能够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支持,老师当时说的那句话如今也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伴随着我工作、生活中的每一次抉择。时至今日,再回首,我无悔。

左一为张钰祥老师,左二为陈晓鹏老师。

《蛙人》已经是每一个民大人都熟知的舞蹈作品了,但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节目背后,晓鹏老师与每一位学生的艰苦故事。从《蛙人》的前期采风,到舞蹈动作的修改设计,再到服装道具的制作,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晓鹏老师与每一位“蛙人”的努力。 第一次穿着专业的设备潜水直到头昏脑胀、每天在舞蹈房中排练到深夜、一群人坐在教室里一针一线制作道具……在这段最辛苦也是最温暖的时光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感受到了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蛙人”精神。即便现在到了郑州科技学院当老师,我也仍然坚持着这样的工作态度。

很庆幸我是民大的一份子,在这样一个充满温度的大家庭里,我感受到了幸福与满足,感恩能与晓鹏老师相遇,同时感谢在这七年里教授过我的每一位老师。

陈启红: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我是中南民族大学2014级学生,2018年保研至北京师范大学读研,毕业之后来到人大附中亦庄新城学校工作。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锻炼环境,强健体魄,在工作过程中我时常会想到民大老师的教导。

在民大的四年时光是珍贵而美好的, 在这里,有诲人不倦的老师,有真诚可爱的同学,有努力过后的充实,也有收获之后的快乐,在这里,我一步步成长和蜕变,朝着心中更美好的自己一点点靠近。在我的印象中,民大的老师都十分温暖,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每一位老师对我的影响都很大,比如说,谢罗希老师一直强调专业的重要性,常说“专业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课上课下陪我们一起训练,对于细节之处从不放过,每当我在训练中遇到问题时,谢老师会一遍遍带我尝试,直到将这个动作做到满意。

时至今日,这种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影响着我的工作和生活,在与小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我总是告诉孩子们“专业是立身之本”这句话。还有谭延敏老师、张铁明老师、张秀娟老师对于科研的执着与认真,从不放过细微之处,一次次反复重来只为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孙贵龙老师对于学生的激励,丁如佳老师、唐文翰老师对我们就业、生活方面的指导等等, 民大的老师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践行着、影响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右一为陈启红老师,中间为孙贵龙老师。

民大的老师们对我的教育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他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育人方式时刻提醒我在教学的过程要保持理性、尊重孩子,认真负责地做好日常体育教学工作,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争取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更高更强”作为自己的前进方向。 在教育路上,民大遇到的那些老师将时刻是我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老师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发光发热”将我的所学所知带给孩子们。

教者光荣培俊杰

师之高尚铸灵魂

金秋九月,值此教师节之际

向所有敬业的老师致敬

祝您

不负讲台三尺梦

长传薪火万家春

推荐阅读

校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交流会精神

祝贺!民大李琳老师获评2022“荆楚好老师”

三种口味,心意满分!民大味的月饼惊喜上线!

民大新生数据大揭秘!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

“你乘风而来,我翘首以待”多图直击2022级新生报到现场!

中南民族大学

图片来源 | 各位受访者

文字来源 | 各位受访者 杨可怡 马舒淇

编辑排版 | 马舒淇

责任编辑 | 刘虹

投稿邮箱 | weixinminda@163.com

-scmzu 195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